交银金科第三党支部持续开展优秀主题教育观影活动,让信仰的力量接力传承

时间:2023-09-22

交银金科第三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组织学习教育观影活动,集体观看《望道》《无负今日》《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等影片。学习教育观影活动不止于观影,而是让影片中共产党人的执着信念触及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教育每一位党员,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

真理的味道有点甜

影片《望道》讲述了《共产党宣言》首位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勇往直前的人生,刻画了觉醒年代的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坚定理想与信念,深刻阐述了《共产党宣言》传播对中国革命的深远意义,展现了先辈们寻求真理、救亡图存的“望道”之旅。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共产党宣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倡议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观影结束,大家纷纷表示“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要做《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支部积极分子陈昱霖说“我深切感受到百年前以陈望道先生为代表的无数革命先驱为寻求救国之路洒下的热血和汗水。他们追求真理的信念是如此执着,执着到可以不惧艰难险阻、不惜流血牺牲;他们前进的步伐是如此坚定,坚定到面对疯狂围剿和威逼利诱毫不动摇;他们寻求真理的道路是多么曲折、历程充满艰辛,但取得胜利的果实最是香甜”。

支部积极分子刘寅说“影片不仅刻画了陈望道这位伟大人物,更描绘了那个时代的‘望道者’。工人杨阿龙,从一名印刷工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工人运动的组织者,他的觉醒、进步与牺牲,展现了红色血脉赓续相传的英雄气概。陈望道的妻子蔡慕晖,在救夫与信仰之间做出了选择,她的坚毅与勇敢,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心有所信、方能远行。一次次抉择,一回回坚守,更彰显了每一位革命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伟大价值,值得我们敬仰并传承”。

何惧流年匆匆,但求无负今日

影片《无负今日》通过《大学》《师说》《青春》三个篇章,勉励青年珍惜当下,“无今日之涓滴,则无将来之汪洋;无今日之册页,则无将来之典章”激励我们知之行之、无负今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对现代青年提出要求,“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支部党员高千说“影片中有位同学问到周先生‘什么是希望?’周先生回答‘穿过斑驳的秋叶,阳光落在身上,今日此时,便叫希望’在我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在前进道路上,只要眼底有光、心中有梦,哪怕长路漫漫、纵使惊涛骇浪,都阻挡不了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铿锵脚步。‘昨日已去,逝者如斯,明日未至,前景何知,唯今日握在诸君手中,尤应呵护之,珍爱之、记挂之、驾驭之’,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状态投入工作,脚踏实地、只争朝夕”。

支部纪检委员李思漫说“影片中‘老师是用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人;师者,耕耘在今日,收获就在明天’让我为之动容。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长者,党总支部唐毅书记就像一位老师,她亲力亲为,传道、授业、解惑;她以身作则、扑下身子,深入群众和我们交流、讨论、探索。我们也要时刻保持求知若渴的心态、孜孜以求的状态和昂扬奋进的姿态,坚定前行,不负今日”。

鲜衣怒马少年时,拥抱青春,创造未来

影片《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通过《旗帜》《看见》《寻找》三个叙事单元,讲述了志愿垦荒、西部支教和公益助学三个不同年代的青春故事,展现了每一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彰显了中国青年时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支部党员王贺说“影片通过不同时代青年面对个人与集体、欲望与使命、理想与责任的万千抉择,铺陈开来向我们展现了每一代青年有梦想、有勇气、有毅力的青春模样。青年譬如朝日,当立时代潮头。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我们,更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磨炼、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支部积极分子刘明才说“我们跟随影片中的青年,走进那一段段岁月,历经当年之苦,理解当时之青年、当年之理想。今日我们丰衣足食,更要努力发光,照亮自己的人生,照亮身边的人;更要坚定信仰,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在新时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交银金科第三党支部将持续通过主题教育观影等别开生面的形式,丰富学习教育方式,让弘扬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反腐倡廉、一心为民、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各类优秀影片感染党员,让信仰的力量接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