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六大关键词

时间:2022-09-21


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1个总体目标和6个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到202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从6个具体目标来看,未来上海将打造“两中心、两枢纽、两高地”。本次《规划》可重点关注六大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创新发展”

 

(一)强调促进金融业自身的创新发展

 

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将重点发挥科创板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未来将从机构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维度推动银行创新发展;非银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未来将集聚一批优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并逐渐培育出一批科创投资机构品牌。

 

(二)明确重点支持的科技创新产业范畴

 

主要集中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高科技行业,涉及关键核心技术、高端制造产业等领域。具体而言,未来获得金融重点支持的领域有: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创新型、服务型、总部型、开放型和流量型等“五型经济”新业态;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等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个关键词:“民生金融”

 

(一)全新展开“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双管齐下”,以商业银行为主力军,将建设普惠金融专业化体制机制;解决发展普惠金融的“后顾之忧”,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体系和发展相关保险产品两个抓手;数字化普惠金融进入“2.0阶段”,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实施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2.0。

 

(二)全新定义“养老、健康金融”

 

将从信贷、信托、租赁、债券、基金和保险等多个维度支持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同时构建和完善投资体系及投资管理体系,增加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

 

第三个关键词:“绿色金融”

 

(一)绿色低碳产业

 

以市场资源配置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完善绿色债券交易规则、信用评级和ESG信息披露机制,并以碳市场为基础,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定价中心。

 

(二)绿色金融产品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包括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信托和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探索推出碳金融相关的碳远期、碳互换和碳基金等结构多样的绿色金融产品,并强调推进气候投融资服务创新。

 

(三)绿色金融服务机构

 

鼓励金融机构建立专门服务绿色金融的各类分支机构,进一步完善组织建设、考核激励和内控等机制,更好地服务于绿色金融发展。

 

第四个关键词:“金融数字化转型”

 

(一)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研究及应用;

 

(二)促进金融科技产业的聚集;

 

(三)探索金融科技监管模式创新;

 

(四)营造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

 

第五个关键词:“全球资源配置”

 

(一)全球资管中心

 

从资管产品、市场、人才和综合服务等方面着力构建上海全球资管中心金融生态,以此推动上海从亚洲资管枢纽向全球资管中心目标迈进。

 

(二)金融对外开放

 

始终把握上海作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窗口,借助浦东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先行先试,率先在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跨境使用等取得突破。

 

(三)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

 

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能级,持续完善人民币债券、人民币期货以及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市场机制,加大人民币金融资产品种国际发行。

 

(四)全球金融资源互联互通

 

加强上海全球金融资源互联互通,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境外投资者设立分支机构,强调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和港澳台地区深化金融交流合作。

 

第六个关键词:“金融四大体系”

 

(一)金融市场体系创新发展

 

首要任务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重点推进科创板建设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引入做市商制度,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还将重点加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建设,推进银行间利率、外汇和信用等衍生品市场发展,深化黄金国际板建设。

 

(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创新

 

完善股票、债券等基础性金融产品,完善商品期货产品系列,拓展商品期货期权、指数等衍生品工具,研究探索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加大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力度。

 

(三)建设多样化金融机构体系

 

吸引境内外大型银行、证券、基金、期货和保险等机构入驻,培育国际一流投行和资产管理机构。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推动更多国际金融组织、外国央行代表处、国际金融行业协会及新型多边金融组织落户上海。引导本地中小和民营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金融体系。

 

(四)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未来主要任务包括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支持上海清算所开展大宗商品清算通业务,支持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总部建设人民币债券跨境平台,支持中国银联提升跨境支付便利性,支持建设国家级大型场内贵金属储备仓库。


(摘自:交通银行微信公众号)